本文摘要:摘要:生態園林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建設低碳城市、提高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植物在生態園林設計中起著重要作用,可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有利于城市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要重視生態園林建設中的植物景觀配置問題。 關鍵詞:生態園林;園林設計;
摘要:生態園林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建設低碳城市、提高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植物在生態園林設計中起著重要作用,可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有利于城市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要重視生態園林建設中的植物景觀配置問題。
關鍵詞:生態園林;園林設計;植物配置
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園林不僅可以讓資源得到高效循環再利用,使生態系統得到良性發展,還可以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生態園林是利用生態學原理建立的一種園林系統,將灌木、喬木、草本植物等進行多層次的合理配置,實現人類、植物和動物三者相關聯的新的生態秩序。園林建設實現現代生態化,應注意多項設計原則,合理運用植物配置,使生態園林協調發展,改善城市的生活環境,達到惠人民、利社會的目的,進一步推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1]。
生態論文范例: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格局劃分淺析
1 生態園林中植物的功能作為城市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植物可供人們觀賞,還起到改善城市環境的作用。此外,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還能起到凈化空氣、降噪和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1.1 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園林中的植物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此外,園林植物還能吸收空氣中對人們身體有害的氣體,提高空氣質量?梢岳貌糠种参飳τ泻怏w的敏感度,實現環境質量監測[2]。園林植物還能起到滅菌和殺菌的作用,同時降低城市環境中的噪音污染。
1.2 改善城市小氣候,調節生態平衡的作用園林植物可吸收太陽輻射,還可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降低溫度,有效的調節濕度和溫度,同時,還能凈化水體,減少水土流失。
1.3 陶冶情操,美化環境生態園林景觀要對園林植物進行合理的設計,通過設計展示植物多元化的色彩形態,讓人們在享受大自然美的同時,感受到屬于城市的活力生機。因此,對植物配置選用合理的設計方案,不但讓人們陶冶情操,還為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2 生態園林中植物配置原則
2.1 統一協調原則對生態園林進行設計時,需了解植物的顏色、線條、形態和搭配比例間的差異性,充分展現園林結構的多樣復雜性。因此,要避免植物配置過程中出現結構混亂的問題,同時還要保持植物間相似性,這樣可以為人們帶來自然統一和諧的視覺效果。若植物配置設計過于繁雜,易讓生態園林的整體設計失去美感,降低觀賞價值;若設計太過平鋪直白,缺少變化,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顯的單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對園林進行設計時,掌握變化規律,進行植物配置需按照統一協調的設計原理,提高園林的整體美感及觀賞價值[3]。
2.2 均衡原則不同的植物有著不一樣的姿態,有的植物相對整齊,有的植物則錯落有致。在對植物進行配置時,應了解植物的姿態及屬性,運用均衡的原則對不同的植物進行搭配。設計人員應了解植物在不同的生產期內的形態變化,對植物群落進行合理科學的搭配,符合自然環境的生長形態變化。按照設計原理和均衡原則,針對不同的場所環境設計不同的植物姿態,讓植物錯落有致。
2.3 景觀性原則在對植物進行搭配時,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生長特點、造景功能和觀賞特征,使生態園林植物群落的搭配起到整體性,滿足藝術理念和觀賞的要求。園林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協調性和科學性,讓不同季節的植物實現觀賞價值。
3生態園林中植物配置注意事項
3.1 生態學方面
3.1.1 植物群落不同的植物群落具有不同的規模和面積,需合理設置層次,可從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進行規劃,保證植物群落的穩定及發育狀態。喬木、灌木、藤、地被的組合只是植物群落中的一部分。設計人員應根據當地植物群落的生長狀況,再結合生態學和園林美學的設計方式,找到適合城市生態系統的園林設計方案[4]。
3.1.2 調節植物間關系,遵循互惠共生原理不同的物種生長環境不同,需要的營養物質也不同。若兩種不同的物種長時間共同生長,需要植物間實現相互依存。如蘭科植物、雪松等植物與菌根有著共生的關系;部分植物中的分泌物能夠促進另一種植物的生長發育;而有的植物分泌物對其他植物生長發育不利,如松樹和云杉不能種在一起。因而,在對植物進行配置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并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
3.1.3 突出地方特色不同的地區的城市規模不同,其經濟發展存在差異,如自然資源、自然條件和歷史地域文化不同,在對城市生態園林進行設計時,應考慮當地的自然資源的發展情況,因地制宜設計符合當地文化特色的作品,體現地方文化特色。在設計過程中應選擇適應性較強的本地樹種。通過種植大量的本地樹種,展現地方特色同時還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生態效益。
3.2美學方面
3.2.1 觀花、觀葉植物結合葉色漂亮、多變的植物是觀賞花木中的顯著優勢,如紅楓。主景位置可運用觀葉樹,達到不同的觀賞效果,利用不同植物的顏色特征進行色彩搭配,觀賞葉間的色度越大,與觀賞花的搭配效果更好[5]。
3.2.2 層次性呈現藝術的重要方式是進行合理的色彩搭配和分層配置。將高度不同植物的花色和葉色搭配,能呈現豐富色彩和層次。將不同的花期進行種類分層配置,不僅能提高層次感,同時還能延長園林景觀的觀賞期。
3.2.3 季節性對植物進行配置時,不同季節呈現季節的特性,讓人們能充分感受到自然的生機變化,按照四季的變化選擇不同的樹種及花卉,遵照相應的設計原則,選擇枝葉茂盛的闊葉樹,使用喬灌木的搭配,運用草坪點綴,選用多樣化的植物[6]。此外,藥用植物和果樹也是很好的選擇,在提高人們觀賞性質的同時,實現生態園林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讓人們感受到園林景觀帶來的安逸舒適氛圍。
3.2.4 利用草本花卉彌補木本花卉的不足園林植物配置設計時,應注意不同花卉的花型、色澤、樹冠形狀、植物壽命、高度以及長勢間的協調共生,對不同花卉組合進行設計時應注意周圍地面裸露面積、地表、草坪和水池間的組合關系。
4 總結
在進行生態園林設計時,應注重對植物的科學合理配置,強調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生態園林中的植物配置遵循生態學和美學相互結合,共同發展的原則,不僅能讓園林藝術得到進一步的快速發展,同時還能起到改善城市環境條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盛旺.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南方農業,2020,14(36):28-29.
[2]沈煒偉.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分析[J].居舍,2019(04):111.
[3]陳振潔.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河南農業,2018(29):30.
[4]凌煒鋒.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分析[J].鄉村科技,2018(03):51-52.
[5]楊金花.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討[J].民營科技,2015(07):204.
[6]初瑩.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分析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4,5(05):232.
作者:周春霞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bj-ticket.cn/nylw/2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