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文章介紹了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相關概念和特點,從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意識、管理制度、過程監督管理等多個角度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現狀的不足,并結合實際案例提出了造價動態管理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動態管理;控制對策 1 建
摘 要:文章介紹了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相關概念和特點,從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意識、管理制度、過程監督管理等多個角度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現狀的不足,并結合實際案例提出了造價動態管理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動態管理;控制對策
1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概述
1.1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內容
建筑工程造價主要包括直接工程費、間接費、計劃利潤、稅金和其他費用。直接工程費用是指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直接涉及和參與的全部費用,主要包括施工設施費用、設備費用、人工費用和建筑材料成本費用。間接工程費用是指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沒有直接參與而維持工程項目運轉、確保工程質量和正常施工的費用,如建筑工程管理費用、企業管理費用、工程排污費用等。計劃利潤是指建筑企業對通過該項目所獲取的利潤規劃。稅金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設時所需要繳納的全部稅款。其他費用是指在進行建筑工程項目安裝時所投入的費用。
1.2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特點
(1)技術專業性強。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真實反映建筑項目的投資效果,且對投資方有很大幫助,能有效節約投資成本。(2)政策性強。借助動態管理中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采取的標準規范,能夠實現市場秩序的有序化,更能避免惡性競爭,使建筑市場始終處于一個有序、良性的競爭環境中,有利于社會和諧與穩定,確保投資方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控制應解決的問題
2.1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意識不強建筑市場發展異常迅速,但這也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利潤。商業的逐利原則使許多人投入建筑行業,許多施工單位在資質和資歷方面存在不足,甚至由一些小施工隊伍臨時組成,整體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其不具備較強的管理意識,缺乏管理經驗和管理理念。一些沒有經驗的施工單位在工程施工前,對建筑市場缺乏科學的調研和了解。特別是在設計階段,造價管理不準確或不嚴格的情況比較嚴重,嚴重影響了造價管理的效果。
2.2 建筑工程項目造價動態管理機制不健全目前,一些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方面仍存在動態管理機制不健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建筑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沒有充分認識到健全動態管理機制的必要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往往只重視一些重要環節的管理,而對一些常規施工環節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導致整個施工過程中沒有形成完整、合理的規范和標準,使施工管理人員沒有具體的參考,從而增加了施工作業更改的隨意性,增加了返工概率,導致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成本增加。
2.3 造價動態管理監督力度不夠目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還體現在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導致對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監督力度不夠。嚴格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能保證建筑工程項目順利施工,并在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的情況下,得以施工周期內竣工。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往往會受到不同因素和不同施工單位對建筑工程造價監管力度不夠的影響,直接降低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效果。
3 工程造價與動態管理控制
項目名稱:廈門國際銀行科研中心一期工程,總造價2.9億元。開、竣工時間:主體工程2015年9月9日~2018年12月25日,裝修工程2019年6月4日~今,室外園林景觀工程2019年11月14日~今。工程規模特點:本項目為辦公樓,包括主體建筑、設備工程、室外園林景觀工程、配電工程、室內精裝修、智能化工程,總建筑面積為66715.04m2,層數為地下1層、地上5層,總共為12棟樓,室外園區面積為6萬m2。建筑工程項目不同于其他行業,它包含的種類繁多,涉及的內容非常復雜,尤其涉及多個環節交叉施工。一項工程的完成需要建筑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房地產開發單位共同進行管理和建設,這也直接決定了建筑工程項目造價內容的復雜性。
3.1 決策階段動態管理
決策階段是工程項目的第一階段,主要內容是研究和討論建設項目的合理性、風險范圍、投資效益等內容,即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實施可能性進行論證,其中,項目成本預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直接決定了后續建設工程的資本投入。
要做好建設工程的成本控制,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保證企業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需要在投資決策階段收集大量的基本信息和相關數據,借鑒以往類似建設項目的相關決策方案和工程資料,從技術與可行性兩個層面進行資料分析和準確評估,以獲取的數據信息資料作為工程造價控制決策的基本依據,確保工程項目相關造價和技術的有機協調,從而在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
本案例工程項目決策階段,造價人員依據收集的相關技術資料、竣工結算資料、估價指數、現行市場價格、影響工程造價動態因素等相關信息及特殊方法,合理確定投資估算,科學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時,以相關法律法規為基準,初步擬定項目管理方案,監管部門嚴格審批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就決策階段可能出現的成本問題制定對策。
3.2 招投標階段管理
招投標階段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招投標階段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合作方的評選結果直接決定了后續施工階段的施工質量和造價管理效果。為了提高工程項目造價成本管理的效果,有關單位應重視對工程項目動態管理和控制手段的創新,加強監督控制。本案例中在招投標階段主要實施了以下幾點:
(1)在招標階段,招標單位應注重工程項目工程量清單的精細化編制,切實了解和掌握施工市場實際情況,確保合同內容詳實準確、價格正常化。(2)在招標過程中,嚴格按照工程量清單執行招標流程,認真做好各項規章制度的改進和完善。(3)嚴格按照有關管理制度制定招標流程,特別是對評標的公平、公正要求很高,結合工程量清單進行了各招標單位資質和報價的分析與衡量。
(4)認真會審圖紙,準確確定標底,在編制招投標文件前,造價咨詢機構應就組織設計、投標與有關參與方共同對施工圖紙進行研討、會審,對施工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及內部構造繪制不詳細或不準確的部分進行研究分析并及時解決,防止因設計變更造成工程造價超出預算。(5)標底編審作為招投標管理的核心內容,需要準確判斷投標報價的合理性,從而為定標的正確決策提供依據。造價控制人員應嚴格按照現行規范,結合施工圖紙、施工現場影響因素、施工進度、預定工期等,認真進行標底的編制和審核,確保標底控制在概算或預算范圍內。
3.3 設計階段管理
建筑工程項目設計階段,必須加強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和控制,應采取有效的針對措施。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施工方案的優化,要盡可能地提高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和強有力的控制,以保證項目成本可控。同時,采用清單計價的方式,實現對各項成本費用的精確估算,幫助企業制定出更準確、更符合工程實際的施工方案。
本案例工程中設計階段采用限額設計法,按照批準的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12棟建筑經審定后發現其設計較為保守,尤其是鋼材用量存在超標情況,且超筋、肥梁、胖柱、深基礎明顯,如多層建筑中實際含鋼量為80kg/m2,而同類工程含鋼量僅為40kg/m2,以同類工程作為限額設計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本案例設計之初較為保守,投資嚴重超標。經分析,主要原因是大門基礎采用了有梁的滿堂基礎,實際上條形基礎就能達到設計要求,主題基礎含鋼量偏高,基礎鋼筋為Φ25,一般Φ18~20即可達標。
經過對比分析,要求設計單位根據限額設計要求進行調整,及時利用限額進行優化設計,有效地減少了因設計因素造成的浪費,提高了項目經濟效益。建筑項目實施造價管理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屬一種較新的造價控制方法,能結合管理內容進行造價管理的適時變動,使造價管理工作更加全面且、更加靈活,有利于建筑項目的順利施工,保證造價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3.4 決策階段管理
建筑工程項目決策階段的造價管理是屬于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的有效方法,首先,要求施工單位要充分掌握多方面資料和準確數據,研究和分析施工項目的可行性,確保工程項目具有實際可操作性,并以此為依據,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和國家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工程項目方案造價的準確評估,從而保證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
其次,要注重招投標階段的工程造價動態管理,選擇信譽度高、掌握較先進的施工技術、具有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的施工單位合作,并以最合理的價格達成招投標目標。如廈門國際銀行科研中心一期工程的決策和招投標階段,項目是辦公樓,包括主體建筑、設備、室外園林景觀、配電、室內精裝修、智能化等多項工程,需要充分做好工程預算,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才能使復雜的施工項目匹配規范化的造價管理機制和管理方法,以保證工程項目的造價合理。
3.5 施工階段管理
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控制中,需要對施工單位的動態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和改進,確保施工人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能規范化施工,并具備較好的工程造價管理意識,從而對施工人員的行為及各施工環節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督,避免因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操作不規范或安排不合理而造成成本的增加,從而使工程造價得到有效控制。
(1)對市場相關設備、施工材料、人力資源的價格動態、質量標準等相關信息進行全面調研,了解市場動態變化規律,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工程設計方案和施工進度設計方案,編制出科學、具有較高可執行性的動態采購計劃,防止采購成本出現超預期情況。同時,也要重視施工材料運輸質量控制,避免因運輸問題而引起成本增加的 問題。另外,還要注意因施工材料超量使用而引起材料資金過度浪費問題,不僅會增加材料資金成本,也會因超量存儲而增加材料儲存成本,以提高資金利用率,實現成本控制。(2)在選擇施工材料時,應優先選擇符合國家環保標準和現行法規規定的施工材料,不僅能有效地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而且能從整體上提高建筑節能環保水平,特別注意新型環保材料的選用。(3)如果在實際工程施工中相關人員對造價成本的控制意識比較薄弱,常常會造成大量施工材料和成本資金的浪費,從而加大成本投入。
3.6 竣工階段管理
工程項目竣工階段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最后一個環節,在此階段,需要對工程項目所涉及的各項資金支出情況進行嚴格的統計和準確的審查,完整記錄工程項目各項資金的流動情況,并確保在工程造價預算范圍內。還需要對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檢查,確保沒有質量問題,所有施工環節均達到相關施工標準,避免因質量不合格而發生返工現象。
工程項目竣工后,嚴格按照工程實際工程量結算,為保證結算準確,實現工程效益最大化,要認真收集相關資料,并對材料進行嚴格審核,掌握實際工程量和全部成本信息,特別注意掌握材料成本和實際使用量情況,確認材料價格調整,使工程造價合理管理與控制。一般材料成本投入占工程總造價的60%,材料成本與實際價格之差在工程造價中所占比例超過10%,由此可見,了解材料的價格和材料價格差值是保證工程竣工結算準確的必要條件。
4 結語
要實現建筑企業經濟利潤的最大化,就必須嚴格控制工程成本,而加強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和成本優化是促進建筑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此,建筑行業必須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正確認識和分析管理機制與管理意識等問題,不斷轉變管理觀念和管理思想,積極進行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孫鋮.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初探[J].建筑·建材·裝飾,2019(017):60,79.
[2]于野.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初探[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36):1191.
[3]鄧卓.淺談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J].商訊,2020,226(36):142-143.
作者:胡愛春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bj-ticket.cn/jzlw/2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