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石家莊修建南水北調工程,需要更改成品油運輸路線,為確保防洪安全,本篇石家莊輸油論文闡述該改線建設項目,評價技術路線,分析防洪影響,并提出防治與補救措施?梢园l表石家莊輸油論文的期刊有《 天然氣與石油 》以推廣國內外油氣田地面建設先進技術為辦
石家莊修建南水北調工程,需要更改成品油運輸路線,為確保防洪安全,本篇石家莊輸油論文闡述該改線建設項目,評價技術路線,分析防洪影響,并提出防治與補救措施?梢园l表石家莊輸油論文的期刊有《天然氣與石油》以推廣國內外油氣田地面建設先進技術為辦刊宗旨。主要報道油氣儲運、油氣加工、通信與自動控制、腐蝕與防腐、機械設備、電力、熱工、采暖通風、環境保護、給排水、工程地質及測量、工業與民用建筑、技術經濟、計算機應用、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獲獎情況:四川省第二屆期刊質量“技術類質量一級”;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
摘要:石家莊-邯鄲成品油管道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由于與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并行段部分管線與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一級水源保護地控制范圍沖突,中線局要求對該管段線采用繞行的方式完全敷設在一級水源保護地控制范圍之外。由于工程穿越河道為減免河道洪水對其產生的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做好對于工程項目的防洪評價。本文在分析工程項目特點的基礎上對工程項目的防洪安全進行了評價。
關鍵詞:輸油管道;防洪評價;評價技術
路線石家莊-邯鄲成品油管道工程起點為石家莊煉廠輸油首站,終點為邯鄲分輸站。全線設石家莊輸油泵站、邢臺分輸站、邯鄲分輸站等共3座站場。由于工程項目與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并行段部分管線與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一級水源保護地控制范圍沖突,因此采用繞行的方式進行改線,改線后的郭河段輸油管道先后兩次穿越沁河。為確保工程的防洪安全需對其進行防洪評價。
1.建設項目概述
石家莊-邯鄲成品油管道主要途經河北省的邯鄲市、邢臺市、石家莊市等3個地級市,管道全長約210km,管道規格為φ323.9×7.9,材質為L415直縫電阻焊鋼管,設計壓力為10.0MPa。該工程與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并行段部分管線與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一級水源保護地控制范圍沖突,中線局要求擬建管道采用繞行的方式完全敷設在一級水源保護地控制范圍之外。改線后的郭河段輸油管道采用埋地敷設方式,穿河段采用定向鉆穿越施工。改線后的郭河段輸油管道先后2次穿越沁河。
2.評價技術路線
(1)沁河流域及其附近沒有實測徑流資料,無法通過實測流量方法計算設計洪水,只能通過暴雨途徑間接推求。根據《河北省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報告編制技術大綱》4.2條規定,本次防洪影響評價中沁河設計洪水直接采用《河北省城市防洪規劃報告》中的成果。(2)擬建管線穿越位置位于齊村大壩的上游,處于庫區,故工程斷面處洪水位推算采用水庫調蓄法。(3)在評價工作中全面分析建設項目與河道防洪、行洪及水庫調蓄的相互影響,評價工作做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最終提出系統、具體的對策與措施。
3.防洪影響分析
3.1建設項目位置、布置分析石家莊—邯鄲成品油管道與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并行段部分改線工程擬建管道自起點向西偏南方向行進至0+154.4,接著向西偏北方向至0+323.6,再向西偏南方向至0+554.3,然后向南偏西方向以62°夾角第1次穿沁河至0+872.85,后折向東南至1+097.30,后向南偏東以77°夾角第2次穿沁河后至1+460.75,最后繼續向東偏南方向行進至終點1+597.09。工程項目穿越沁河2處位置的管道挖深均為1.6m,則設計管頂埋深均為1.276m。根據有關技術規范,擬建管線穿河平面布置角度基本合理。3.2行洪形勢影響分析擬建穿河管線位于齊村大壩的上游,仍處于庫區,所以交叉斷面處洪水位推算采用水庫調蓄方法得到。根據水位~庫容、水位~泄量關系以及入庫設計洪水過程線,通過調算,得到不同標準的調洪成果,其中洪水位即為交叉斷面附近的洪水位。根據該區域地形,擬建管道位于水庫淹沒范圍內,因此,穿河位置的2個斷面的設計洪水位應相同。經計算20年一遇設計洪水位為83.82m。由于擬建管道工程自河底以下穿越,工程完工后按原狀恢復,本工程實施后沒有改變河道斷面及水庫庫區地形、地貌,不擠占河道斷面和齊村庫區容積,不會影響河道過流,不會產生壅水,因此不會影響河道洪水的行洪形勢。3.3其他影響分析擬建管道自河底穿過,只要保證管頂埋置深度滿足要求,則不會造成對沁河主槽和灘地的壓縮,過流斷面不會減小,過流形態沒有發生變化,對下游齊村大壩、溢洪道,以及下游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和邯鄲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郭河口門輸水管線均無不利影響.
4.建設項目防洪安全分析
擬建管道穿越沁河工程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經計算,河灘和主河槽都將行洪,沖刷較為嚴重,影響穿越工程基礎安全?紤]安全埋深0.50m,并結合水利主管部門的要求,僅從防洪角度考慮主槽和灘地管頂允許最小埋深分別為3.45m和1.60m。而本次穿河段設計管頂埋深為1.276m均小于上述計算的管頂允許最小埋深,所以穿河段設計管頂埋深均不滿足防洪安全要求。
5.防洪影響評價
5.1建設項目工程布置評價擬建管道于郭河村附近先后2次穿越沁河,其中第1次與河道夾角為62º,第2次與河道夾角為77°。根據有關技術規范,擬建管線平面布置角度基本合理。穿河段管線埋深均不滿足河道沖刷要求,建議加大管道埋深,使設計管頂埋深不小于允許最小埋深以滿足防洪要求。5.2建設項目對防洪影響評價擬建管道自河底(庫底)穿越,不壓縮河道,不擠占河道斷面及水庫容積,不會產生壅水,不會對河道及區域防洪造成不利影響。5.3建設項目防洪安全評價擬建管道穿越沁河工程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防洪標準》(GB50201-2014)及相關規程的要求。擬建管道共穿越沁河2次,遇20年一遇洪水時河槽及河灘地沖刷深度都較大,最大沖刷深度達2.95m,設計管頂埋深均小于本次評價計算出的管頂允許最小埋深,均不滿足河道防洪安全要求。
6.防治與補救措施
擬建管道穿河段管線設計管頂埋深均不滿足河道沖刷要求,河道沖刷將對穿越工程的穩定構成威脅,所以應對穿越工程基礎部分進行防護或加大埋深,以免影響穿越工程本身的安全。
結語
石家莊-邯鄲成品油管道改線工程由于需要2次穿越河道因此需要做好對于工程項目的防洪評價以確保工程項目的防洪安全。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bj-ticket.cn/jzlw/1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