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評論
傳媒評論雜志社簡介 《傳媒評論》原:《新聞實踐》(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省新聞研究所主辦。本刊為新聞專業刊物。以加強新聞輿論引導、培育新聞人才為宗旨。2014年,是傳媒變革的窗口年。傳媒人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激流勇進、
非官網,僅供參考傳媒評論雜志社簡介 《傳媒評論》原:《新聞實踐》(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省新聞研究所主辦。本刊為新聞專業刊物。以加強新聞輿論引導、培育新聞人才為宗旨。2014年,是傳媒變革的窗口年。傳媒人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激流勇進、
非官網,僅供參考傳媒評論雜志社簡介
《傳媒評論》原:《新聞實踐》(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省新聞研究所主辦。本刊為新聞專業刊物。以加強新聞輿論引導、培育新聞人才為宗旨。2014年,是傳媒變革的窗口年。傳媒人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激流勇進、堅守價值傳播主流陣地,同時要擔負起在網絡輿論場開疆拓土的崇高使命。如何實現輿論引導能力和科學發展能力的共同提高,給傳媒理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課題。這是《新聞實踐》變身為《傳媒評論》的主要動因。
《傳媒評論》旨在把關注的重點從原先單一的平面媒體研究延伸為綜合的傳媒行業研究,從內容創新研究擴大到全媒體、全流程、全產業鏈的融合、創新研究上。以加強新聞輿論引導、培育新聞人才。
《傳媒評論》被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收錄。
傳媒評論雜志欄目設置
每月評論、本刊特稿本期專題、新聞講座、傳、媒管理論壇、研討與交流、本刊消息、報人春秋
傳媒評論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傳媒評論雜志最新目錄
VR,下一個媒介“風口”?——當新聞傳播“遭遇”虛擬現實 羅鋒[1];王莉婷[2]
(24)中國首部VR新聞紀錄片《山村里的幼兒園》創作全錄 邱嘉秋
(26)NYT VR:虛擬現實新聞報道的始作俑者 李駿
(29)VR頭顯測評:一個新聞記者的現場體驗 梁應杰
(31)VR+電視新聞,到底可以走多遠? 熊偉林;陳欣
(33)VR,“烈焰”還是“虛火”? 夏德元[1,2,3];付玉輝[4,5];Colcule[6,7]
探索
(36)切入“小眾”,贏取“大眾”——浙江新聞金華頻道《晚安金華》詩歌朗誦欄目的策劃運作 楊振華
觀察
(39)騰訊“新聞哥”:一個大寫的新聞IP是怎樣養成的 西晨[1,2]
(43)從記者到作家,我的新聞IP 魯強
映像志
(46)2015年度浙江省新聞攝影年賽揭曉
專題
(48)新媒體把關——把關:報業新媒體健康成長的一項“系統工程” 朱建飛
(51)報業新媒體的發聲與把關 李稚音;鄭劍鋒
(53)把握正確導向,打造區域網媒旗艦——“愛諸暨”微信公眾號運營梳理 宣浩軍;費曉笑
(55)如何把好手機報新聞的采寫關 俞磊
(57)責任意識 內容為王 樹立權威 陸程媛;龐暉
傳媒評論雜志推薦閱讀
《新聞傳播》(Journalism&Communication)雜志創刊于1985年,,由黑龍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黑龍江省新聞研究所、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新聞與傳播學類專業的省一級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0261,國內統一刊號:CN23-1147/G2,郵發代號:14-251,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傳媒評論雜志社征稿要求
1.傳媒評論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傳媒評論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傳媒評論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bj-ticket.cn/jjqk/8836.html